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第一届 神经人因学和用户体验大会

2014-06-15   总浏览:4492

 6月14日至15日,上海交通大学第九期社会认知与行为科学沙龙暨第一届神经人因学和用户体验大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工程馆举行,来自交大、清华、浙大、浙理工、南大、东南、南艺、武大、湖大、同济、华师大、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以及联想、华为、腾讯、中移动、上汽、IBM、飞利浦、SAP商务、加意网等的近两百位嘉宾、专家学者、学界和业界专业人士出席大会。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单世联教授为大会致辞。会议由媒设学院张湛主持。

 

 

 

 

    14日,上海交大社会认知与行为科学研究院(筹)蒋宏教授带来主题为《社会认知与行为科学-脑科学发展给予我们的启示》的演讲。他回顾了2013年发生在各领域与认知、行为、需求、神经、大脑相关联的大事件,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科学和人文的价值,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需求认知-创新发展-人因体验的跨学科研究作了新的解读。罗跃嘉教授、葛岩教授、葛列众教授等5位专家分别就这一领域给出自己的见解。

    15日,用户体验领域专家报告专场举行。来自高校及企业的多名业内专家分享经验、传播新知。

 

 

 

 

    演讲者们同与会者分享了各自领域的专业研究和实践经历,并同台对话交流,相互启发、思想激荡、收获不小,都对下一届大会寄予更大的期待。

    本次大会由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主办,上海交大社会认知与行为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教委工业设计知识服务平台(交大培育)、联想(上海)等单位协办。主办和协办单位在会议期间,还为与会者专门提供眼动仪、ERP的现场演示与原理讲解,帮助与会者进行实际操作,赢得好评。

 

 

 

 

神经人因学和用户体验大会于6月14日上午九点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工程馆正式开幕,将近两百位嘉宾、专家学者、参会人员出席本次会议。大会的主持人是张湛老师;由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单世联教授致辞,并与会人员集体合影留念。

 

随后,神经人因学专家报告正式开始。

 

第一位,蒋宏教授(上海交大社会认知与行为科学研究院【筹】负责人),发表了题为《社会认知与行为科学脑科学发展给予我们的启示》的演讲。回顾了2013年发生的大事件,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人文、科学价值,重点分析了欧美脑科学计划的核心思想,从中获得启示,并通过若干案例,对自然科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应用进行哲学思考。蒋教授的报告让参会者对认知与行为科学有个宏观的了解。(图1

 

(图1)

第二位,罗跃嘉教授(深圳大学情绪与社会认知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演讲题目为《科技时代如何解读情绪——情绪与人因学》,首先就介绍了脑与认知科学的发展现状与专业研究趋势,随后结合案例对神经人因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进行了介绍。最后,通过案例,解释情绪中正、负、中性、怀疑四种状态及焦虑情绪对人类评价结果的影响,及生理对于行为的影响。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听众们受益匪浅。(图2

(图2)

第三位,葛列众教授(浙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工程心理学分会候任会长、浙江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报告题目为《用户体验的理论与测量》,从心理学的认知、情感、操作角度及测量的主观、生理、绩效的维度分别对应了九种评估方式,提出了神经人因学可以被理解为神经设计学观点,并对听众的提问进行了科学化的推论解答。(图3

(图3)

第四位,葛岩教授(上海交大社会认知与行为科学研究院教授、媒体与设计学院双聘教授,人文艺术研究院社会认知与决策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匹兹堡大学博士),进行了题为《自动化行为启动的心理,神经和遗传研究:注视效应为例》的演讲。阐述了人的绝大部分行为是自动的,外界和自身因素都可能在下意识中影响人的行为,如注视效应实验中,募捐箱旁的人眼图片比花卉图片大大增加了捐款数量。通过案例中生养父母有精神病的儿童比收养家庭有精神病的儿童有更高的发病率,解释了神经受遗传基因影响。(图4

(图4)

第五位,赵仑博士(中国认知神经语言研究会副会长、济南军区总医院军事医学影像研究所脑功能影像研究室主任(特聘教授)、北京PsyRes研究院院长),演讲题为《认知神经科学和用户体验》。从用户体验传统的调研方式转变到神经学方法,介绍了脑电波仪获取用户情绪等方面的应用,分析其中的事件相关电位,结合肌电和眼动等手段更精准地评估用户体验。通过Logo、广告、服装、产品、游戏、3D显示等案例来展示神经人因学与用户体验的结合。(图5

(图5)

第六位,薛澄岐教授(东南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报告题为《复杂系统人机交互数字界面设计与认知脑机制》。概述了工业设计到如今信息设计的转变,以及计算机数字界面设计在战机、船舰、核电厂控制等复杂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人机交互数字界面(DHCI)设计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即视觉信息涉及与人的认知失衡。DHCI设计需深入研究操作者的感知、反应、决策、注意、认知等脑电反应规律和信息获取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规律,通过合理的设计,在最短的时间内,人获得最准确的判断来完成最精准的操作,以最高效发挥复杂信息系统。(图61

(图6左1)

大会第二日,进行的是用户体验领域专家报告。

 

第一位,张立群副教授(上海市教委工业设计知识服务平台(交大培育)研究员、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报告题为《工业4.0背景下的用户体验框架》。首先从设计的发展、抽象层级、价值等出发介绍用户体验创新,用户体验创新的困难和在工业4.0背景下由科技创新带来的机会,以及物联网、服务网介入下产品开发的一些新特征的探索,引出生成式设计(用户深度参与式设计过程)。(图1

(图1)

第二位,刘亚军(腾讯用户体验高级经理),分享的演讲题目为《游戏的360度可玩性测试》,可玩性是游戏的重要属性,是决定游戏成功的关键,需要通过心理生理学方法了解玩家在想什么。好游戏需要具备沉浸感和心流,通过画面和故事性来达到即时性的沉浸感,通过累计的游戏机制获得心流。这两种体验可以通过神经学指标量化,由脑电和皮电反应获得情绪反应和紧张度,情绪与沉浸感和心流都有关,紧张度与心流有关。基于数据分析,对游戏的数值、玩法、关卡的设计进行优化。详细实践过程的介绍受到听众们一致好评。(图2

(图2)

第三位,戚馨文(IBM中国区用户体验中心负责人、UXPA协会理事),演讲的题目为《将设计基因植入企业文化》。讲述了IBM公司从研发导向到设计导向的体验设计历程,但丰富的设计资源并不代表优秀的体验设计,而是要注重用户潜在需求、超越期望的体验创新、另辟蹊径的体验营销。改变企业的设计思维模式从设计资源到设计思维,构建组织自我进化能力从设计思维到设计文化。提升设计师数量和设计地位、建立全球设计实验室、全名普及设计思维培训,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将设计基因注入企业文化。演讲引发了听众从企业文化角度思考设计。(图3)

(图3)

第四位,明新国教授(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学院教授),报告题为《工业产品开发的技术能力和信息化融合》。首先从社会现状、发展战略、技术变迁、市场演变、企业角度等提出产品研发设计创新技术体系和研发管理演进的五个阶段由此,引出产品研发的技术提升的五个层次:规范化(产品设计流程的规范化)、模块化(模块化产品开发)、协同化(协同产品开发、供应商协同产品开发、新产品研制供应商协同项目管理)、精益化(产品设计的精益化)、最优化(产品的最优化)。报告展现了产品研发技术层面的架构。(图4

(图4)

第五位,朱俊杰(SAP商务智能用户体验部,高级经理),演进题目为《产品再创新之路》。从SAP企业级软件的挑战出发,提出有关移动设备、数据库、云计算等方面的解决方案,希望提供领先的商业应用的用户体验,让人们更好地工作。基于角色、可靠、简单、一致、快速理解接受的设计准则来进行再创新。详细介绍SAP简单化界面(让点击次数更少),客户可生成个性化界面,提供可用工具和设计服务,并通过实际案例来阐述。演讲让听众深一步了解了企业级应用的设计策略。(图5

(图5)

    第六位,韩挺副教授(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演讲题目为《设计驱动的创新和体验设计》。首先通过多个案例来阐述设计驱动的创新的巨大价值和意义,功能、认知、心理层面的创新设计案例也生动地解释了体验设计的重要性。大飞机案例中介绍了设计研究、设计工具开发、方案生成与评估的设计过程;创客案例中介绍了使用模块化工具进行快速开发的过程。演讲引发了听众对体验设计的创新的再思考。(图6

(图6)

第七位,陈华(联想上海笔记本研发用户体验中心主管工程师),演讲题为《从engineerenjoyneer:用户体验研究的经验分享》。首先讲述了在技术瓶颈、资源利用、未来发展上用户研究面临的挑战,以及产品满不满足用户、满足功能还是感情的用户研究的辩证关系。通过“脸萌”应用的案例分析什么是好产品。需要从功能性实现、情感性愉悦、内源性满足来评估好产品。设计好产品需要用户体验从“共情”到“移情”,在本能层上好用,在行为层上良好,在反思层上有美感。演讲也引导听众由哲学层面对产品设计进行了思考。(图7

(图7)

614-15日,共13场报告演讲,第一届上海交通大学神经人因学和用户体验大会落下帷幕。演讲者们在两天的时间里为大家分享了各自领域的专业研究和实践经历,非常感谢他们的付出。

 

QQ客服:

 4008113950

服务热线:

 4008113950

公司邮箱:Kingfar@kingfar.cn

微信联系:

 13021282218

微信公众号